小火山分类目录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创建 194 个网站分类目录,收录 25818 个站点!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小火山分类目录网站目录教育学习 RSS

教育学习网站大全_教育学习网址导航_教育学习网站分类目录_第33页

  • 英语自学网

    英语自学网

    英语自学网(english.dxsbb.com)是免费在线英语学习视频教程,包含:大学英语、英语四六级、新概念英语、商务英语、雅思、托福等英语学习视频教程,免费学英语,就上英语自学网!

    2023-06-27
  •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 截止到2020年6月,学校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10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5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4.13万余册;设有24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5个;有教职工205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2457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0614人、普通专科学生266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16人、硕士研究生1124人、博士研究生20人、留学生250人。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47.01%,涵盖29个民族。

    2023-06-25
  •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专门培养高等海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普通高校,隶属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教育业务直接由上海市教委领导。学院具有50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于1986年率先试办航海类高职教育,是上海市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最长的院校之一。1998年首批通过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认证,并报国际海事组织。学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船员培训和干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院地处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现有可使用校园面积268亩,建筑面积126650㎡。学院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室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游泳池等;学院有3艘2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并建有海员职业开放实训中心、国际航运公共实训中心、航海技术实训中心、轮机工程管理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基础实训中心等。其中,装备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轮机模拟器、模拟教学船、舵机实训室、GMDSS实训室、LPG模拟实训室,以及UNITOR中挪高级焊接培训中心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3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占31%;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73%;“双师型”教师占74%。学院开设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2个,其中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高职高专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在校各类学生规模达6000人。 学院与挪威船东协会联合办学,引进挪威等航海发达国家教育培训理念,在国内首创了航海类订单式“三明治”教育模式,培养面向欧美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高级海员。学院具有包括中国海事局认可的船员适任培训、专业培训和特殊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110多项,年培训各类船员近万人次,是目前国内航海院校中船员证书培训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学院是中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航海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交通部、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院将充分发挥其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资源优势,竭诚为浦东开发建设服务、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服务,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各类航运高技能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06-25
  •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1974年建校,是一所初中学校。共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16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8人,学科名师5人。学校环境优美和谐,拥有优质的塑胶运动场、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等专业教室、为教师提供丰富备课资源的现代化教师备课机房、满足学习需要的学生专用机房、150平方米的电教室、400平米的报告厅、可容纳3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思想,汲取中外教育精华。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教育界人士进行教育教学交流。2012年4月,与美国威斯康辛州教育管理者访问团的朱莉校长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友好学校合作关系。学校以“一切为师生发展”为办学理念,并把它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学校工作的规划和设计都立足于创建促进学生全面加特色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人生基础;立足于培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优质文化沃土,探索教师自主发展的新模式,建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各种支持系统,让教师逐步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具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学校在“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的育人理念基础上,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质量标准。坚持规范化管理和开放式教育并举,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开发、特长培养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和丰富的体验式德育活动,力求让全体学生成长为行为规范、思维活跃、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有道德的人。学校通过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反思交流等多种途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2010年至今,教师教学科研论文和评优课获国家、省市、区级奖达100多人次,其中马剑、杨会彦老师获全国评优课一等奖第一名,9人获省级评优课一等奖,44人获市、区级评优课一等奖。质量是立校之本。27年来 , 学校中考成绩一直稳居石家庄市前茅,为高一级省重点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 1999 年黄玮琦、张扬、彭勃同学在中考中囊括全市前三名; 2000 年张超同学又以优异成绩蝉联全市第一; 2001 年中考学校综合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2002 年中考综合成绩稳居全市榜首; 2003 年赵博超、骆勐、孙旸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中考全市第一、第三、第七名好成绩,学校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2004 年冯时、高海翔、靳晓龙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中考全市第二、第九、第十名好成绩,学校综合成绩列全市第一名; 2005 年应雯雯、么巍、陈东、赵冰玉四名同学进入中考全市前十名,在 864 名毕业生中,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共有 628 人;2006年张殷石、张弛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中考全市第五、第八名好成绩,在880名毕业生中,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共有600人;2007年学校中考再创佳绩,薛正飞、王轩两名同学进入中考全市前十名,在898名毕业生中,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总数为643人; 2008年,王一鸣同学(同时他也被选为石家庄市火炬手)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市前十名的考生中有七位是四十中毕业的学生(不含加分),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率居全市前列。2009年刘尚、宋星辉获得全市第四名,620分以上(全市前115名),共计33人,尹思飞、李冬羽、周玉律、张亦弛4名同学被新加坡录取;2010年,按不计加分统计,630分以上9人,620分以上40人,600分以上202人。李紫萱同学考取新加坡克信女子中学; 2011年,常丹琪中考成绩排全市第六名,赵安琪同学被新加坡圣公会中学录取,升入一中、二中、衡中、正中四所重点中学的人数共55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7.8%;2012年,曹泽原、郁垒中考进入全市前10名,上建档线人数925人,占我校全部考生的84.9%,曹泽原同学公派新加坡留学。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2名同学在新加坡公费留学。 我们用心做事,潜心育人,学校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 截至2012年,我校连续两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全国文明单位 ” 荣誉称号,连续十六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被评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授予“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外教专委会授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科研基地”,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中国教育管理杂志、中小学生创新杂志、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授予“首届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班级管理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我校校刊《四十中教育》荣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机制研究分会颁发的“最佳校刊一等奖”荣誉称号。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基地学校、省校务公开示范校、石家庄市心理实验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文明校园、市级绿色学校首届校园网暨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优秀教育网站,被省文明委、省教育厅、团省委授予“英雄励我快成长歌咏活动”先进单位,我校生命科学研究小组被省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评为“第二十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市科学技术学会和市教育局授予我校“第 22 届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团体二等奖,市图书馆、市图书馆学会授予我校“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同时荣获“裕华区十佳学校”、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团委”、“模范职工之家”、“环境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区委、区政府还授予我校“实绩比较突出领导班子”荣誉称号。

    2023-06-25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其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图书馆。新建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用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目前辽西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馆内阅览座位1800个,持证读者20000人。图书馆现下设五部一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情报咨询部、自动化部、办公室。设有教师参考书阅览室、学生参考书阅览室、社科报刊阅览室、科技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样本书阅览室、文献检索室,文献检索实习室、中文图书借书处、文学图书借书处、外文图书借书处、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多功能厅、综合学习室、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一级站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学术研究环境。

    2023-06-25
  •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是于1997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图书馆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图书馆合并而成,是目前山西省高校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也是一所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图书馆。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藏总量187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30万册,外文图书38万册,合订本期刊25万册,中文现刊5218种,外文现刊4018种,捐赠文献3300册;拥有馆舍面积23000平方米,阅览室23个,阅览座位2200个。已建成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汇文libsys,是完全网络化的系统,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校区读者服务,而且通过Internet,实现资源共享。

    2023-06-25
  •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已获批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多科性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学校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学校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1年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学校现有崂山、四方、高密三个校区,校舍面积9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20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2亿元,办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有教职工205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810余人,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人才(教学名师)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5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1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5个硕士点;设有6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0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中心。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5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行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同德、韩、美、加、俄、法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高校开展合作,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学校与德国朗盛、日本阿尔卑斯株式会社等国际知名公司共建研发中心、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学士后流动站、大学生创业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等不同层次人才,逐步完善了国际化教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教育特色。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国际化公司的就业比例逐年提高,部分专业国际就业率达到50%以上。在巴斯夫、拜尔、大众、德固萨、三洋、阿尔卑斯、创绩等跨国公司都可以看到学校毕业生的身影。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先后获得1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29位(并列),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并列);在“2010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59位(并列),驻鲁高校第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四个,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金王集团。学校在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积极探索被社会广泛赞誉为“青岛科技大学现象”。作为省属高校唯一的代表,学校于2009年、2011年连续两次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同志高度评价“科大模式”。在6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学校积淀形成了“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和“自强、务实、竞合、创新”的校风,凝练出了“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锻造出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建校60余年来,学校为中国橡胶行业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精英,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位居省属本科高校第一名。在2011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学校列驻鲁高校第4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道路,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2023-06-25
  •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累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现已发展成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办学基本条件全面改善 学校总占地面积1945亩,校舍建筑面积66万㎡。现拥有固定资产1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230万册(含电子图书);拥有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教学实习工厂和工程训练中心,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170余个。宽带校园网是重庆教育城域网四大主节点之一,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善、运行良好。  教师和学生规模逐步扩大 学校面向全国32个省市招生,现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专科(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现设有18个学院、49个研究机构。拥有教职员工近17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含正高级职务120余人、副高级职务近40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近600人;另聘有教授流动站进站院士8人、专家(兼职教授)80余人、外聘教师140余人。目前,各类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700人。

    2023-06-25
  •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地处光谷腹地,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领域7个。武汉纺织大学实施领军人才汇聚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3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百人计划”人选3人,还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围绕“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卓越人才试点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阳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四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武汉纺织大学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注重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近五年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还有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百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以及“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大学签署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长期承办由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获批多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抚今追昔,信心满怀,展望未来,责任重大。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武汉纺织大学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民族纺织工业共命运,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谋求服务社会之道,为振兴民族纺织工业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春色正好,策马扬鞭”,学校将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2023-06-25
  •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1956年,正值年轻的共和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的火红年代,为满足祖国建设需要,培养紧缺的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了桂林地质学校。2009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己任,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各类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所培养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工作实践能力强而倍受社会称赞。学校有屏风、雁山、安吉、空港四个校区,现有校园总面积3005亩,规划总面积达到4000亩左右。  学校现设19个二级学院。有61个本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学校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3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已经获得1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3个学科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撑学科。现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1600多人。2010年,学校成功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成为广西第五所获得“推免”资格的高校。已成规模且管理规范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2023-06-25
  • 范文九九网

    范文九九网

    范文九九网站为您提供个人工作总结计划,观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个人简历模板,演讲稿,作文教案大全,实习实践报告等各类范文范例以供参考...

    2023-06-25
  • 北京高校计划外招生网

    北京高校计划外招生网

    北京高校计划外招生网(www.zhuxue.net)-----创立于2004年(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京ICP证05049860号),隶属于北京煜龙时空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2023-06-21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18210平方米,设有馆长室、行政办公室和三个业务部门:流通服务部、分编部、信息技术部。共有书刊服务楼层4层、电子阅览室1间、语音学习室1间,研讨室3间,视听室2间,教学试演室1间,声像阅览室1间。另外在新南校区第四教学楼还设有一处分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92万,报刊800多种。购买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书图书、读秀学术搜索等电子资源,电子资源总量43万多种。图书馆局域网与各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实验室、宿舍相连通,读者可以畅通无阻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办理网上图书续借、预约等手续。

    2023-06-21
  • 南充招生考试网

    南充招生考试网

    南充招生考试网-南充招生考试办公室官方网站,为您提供高考信息,高考政策,高校信息,招生章程,中考政策,南充非学历考试等信息。包括普通高校招生、中职招生、成人高校招生、自学考试、非学历考试等栏目。

    2023-06-21
  • 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

    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成立于1998年,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主要负责朝阳区的小学、初中入学;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籍管理及普教事业统计等工作。

    2023-06-21
热门目录